青墨设计 | 未来社区:面向未来的城市理想单元
2022.05.30

1.png

2.jpg


 

当我们以未来为开端,

走向一场更深邃的探索旅程。

这份发现,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可能来自于城市的时代愿景,

也可能是已知场景的跨界新生,

……






对于未来,我们从不缺乏美好的遐想:天空之城、飞行列车、人工智能……当整个世界被神秘、超现实裹挟,我们对它的渴望也就愈热烈。伴随着科技、产业、知识的迭新升级,如何将未来的“明日之城”折叠到当下,又如何推演出最理想的城市单元形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在顶层设计层面所思考的重点。

继“特色小镇”后,浙江省又率先提出“未来社区”概念。正如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说:凡有人能想到的事,必定有人将其变为现实。这一次,青墨建筑设计将前沿的触笔,伸展至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未来社区。



3.jpg


作为城西科创大走廊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的试点及标杆性项目,本案也是云城首个未来社区实践区域。该以何种创新的设计形态,展现这座未来社区的在地特色、规划特色、科创特色,是青墨建筑设计在打造未来社区之初所思考的核心命题所在。



在青墨建筑设计看来,未来科技城宛若杭州的“超级引擎”,众多科创企业分布其中。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到云城,在这片土地上,杭州西站高铁枢纽架构起中国TOD的标范,约58平方公里云城助力未来科技城“点—线—面”的升级……一点点剖析,未来社区的“场建筑”隐喻,也逐渐浮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它就是面向未来的、多元复合的——未来城市理想单元!



4.jpg

5.jpg


“开放、互联、共融、立体”,这是跃入青墨建筑设计团队脑海中的第一重认知。“在这样的土地上,我们不愿意去做一个传统的城市单元体系,我们希望以更未来的姿态,呈现一幅图景。”




基于“超级底盘”的底核逻辑与“未来城市理想单元”的营造法则,青墨建筑设计对于未来社区的整体规划理念,强调以一种“一心·一轴·一环·两街·多岛链”的形态,围绕EOD、TOD两个内中心,构建内外联通、蓝绿渗透、场景互动的生态体系,进一步将未来社区的多元场景有机统筹与串联,织就一座未来杭州的无界立体之都。


6.jpg

7.jpg


8.jpg


建构起大的微城骨架后,青墨建筑设计在垂直、横纵2个立体维度上,把“棋盘格思维”融入到未来社区的内部营造中, 通过“立体复合的场域、站城一体的交通、缝合边界的景观、垂直可达的动线”4个层面的整体布局,像围棋落子一样,展现这座城市既有的激情澎湃,又温柔诗意的独特魅力。




9.jpg

10.jpg


2.1

立体复合的场域

塑造丰富的使用层级界面



在内部场景的营造上,青墨建筑设计希望未来社区的价值意义,不仅仅只停留在建筑层面,而是冀望这座“巨无霸”级的存在,介入到城市的生长中。



11.jpg

13.png


为此,它腾出足够的空间,将混合的创业场景一一聚拢。其中涵括了苗圃、孵化、生长、成熟、初创5大阶段,创业园区、研发中心、路演剧场、商务会务、总部园区、整合办公皆有对应。垂直场景复合层面,则将地铁站台、地下商业街、地上Mall、高线公园、公寓、会所、酒店、写字楼、智慧大脑,以丰富的区域性公共节点,塑造出空间层级丰富的使用界面,承载着更多活动与行为的发生。


14.jpg

15.jpg

16.jpg


立体建筑顶层之上的智慧大脑,作为杭州云城的顶层中枢管理神经所在,是未来社区嵌入到城市单元片区营造之中的一块至关重要的拼图,它的作用在于对未来城市理想单元高效管理功能的一次完美“增程”。


17.jpg

18.jpg


通过立体复合的设计手段,未来社区的使用空间被延展至数倍以上,后续它将为附近住宅、学校、商业、办公等不同使用人群,在不同时段下休闲、办公、生活、学习,拓展出丰富边界的延伸。




2.2

站城一体的交通 

建立内外之间的高效洄游


当城市间距急速缩小,高资源共享、低时间成本的未来城市理想单元才能受到青睐。面对与杭州西站相近邻的未来社区,青墨建筑设计希望充分发挥站城TOD优势,以轨交为基点,将枢纽站点与未来社区的交通高效联通,形成高密度、高能量场的聚散洄游地。


19.jpg

20.jpg


为此,青墨建筑设计在未来社区规划出一种独具特色的“1+N”交通系统。“1”就是,1个中央TOD公共核;“N”就是,密集路网的街区交通、轨交互联的公共交通、商业消费的慢行交通、端口互联的办公交通、自然交叠的景观交通、EOD地上地下的环形交通、游艇接驳的水上交通……“1+N”交通系统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出行效率,更能提高各场景空间的可达性,而步行友好环境的营造和自然要素的融入,更切合当代人放松休闲的需求。


21.jpg

△云轨与码头接驳轴测分析

22.jpg

△公交场站分析


步行、车行、轨道,未来社区总数量高达数百个的城市出入接口、立体化交通系统、落客方式,让未来社区不再是一座独立的孤岛,而是在高效、有效的宗旨下,想尽各种办法与这座城市充分对接。




2.3
缝合边界的景观
把12季相渗透到社区之中

增加功能属性和互动属性是景观设计的基本准则之一。在青墨建筑设计看来,未来社区是有两面性的,一面是以明日之城为代表的“前沿”,还有一面是以生态之城为代表“柔情”,就像是中国书法中的“笔锋”,讲究刚柔并济折转自然。


23.jpg

24.jpg


基于这样的认识,当青墨建筑设计的团队以俯眺的视角审视整个生态场景的布局时,从屋顶铺展的空中花园、城市边角的口袋公园、绿色垂直建筑的“第五立面”,到宛若丝带的高线公园、亲密咬合的生态次环,用笔锋不同的形态转化为5条景观设计线索,来体现景观的律动与层次感,有动有静,有高有低。纵横交错、百转千回之后,“5D立体景观”不仅柔化了社区与城市的边界,还有效缝合周边的城市功能区块,高效编织着社区空间场景。


25.jpg

26.jpg

△文体公园剖面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团队一直在思考一处非典型公园的设计路径,一如纽约高线公园。为此,青墨建筑设计取萃国际设计理念,特别为未来社区打造了一处高线公园。立体维度的拉伸,有了低、中、高之分,如同缠绕于未来社区中的“藤蔓”,削弱了内部的边界感,既不影响周边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也能让游走于步道上的人感受绿植入眼的开阔。


27.jpg

28.png

△高线公园剖面


曼妙的景观组合,让每一个未来居民都可以在垂直绿色建筑里感受空间的奇趣,在屋顶空中花园里感受日常的闲逸,在高线公园中欣赏风景的流动,在烟火气息浓郁的街道沉浸轻氧日常……身处其中时刻能够体会到“万物友邻”的真正内涵。



2.4
垂直可达的动线
上下连通的自循环交互

针对传统教育接送动线混乱、拥堵、功能单一等日常生活痛点,青墨建筑设计在未来社区EOD教育综合岛在接送动线上,对交通体系进行拓展和强化,形成上下垂直可达的动线网络,提高每层的可达性。其中,-1层规划为学生等候区、家长接送区、地下机动车停靠区;1层被设置为步行/非机动车接送区。


29.png


△教育接送岛


早起上班,通过环形地上地下路线,先把孩子送到家门口的学校,无论是步行还是开车,都不受拥堵烦恼。下班回家,突然下起了暴雨,没有带伞的你从站点出来,全程风雨无阻即可完成接送。


30.jpg

31.jpg

32.jpg

△EOD教育综合岛


此外,EOD教育综合岛规划设置的幼儿园、幼托、九年一贯制学校、早教中心、幸福学堂、24小时共享书房等,不仅让放学后的孩子们有了可去之处,忙碌的生活也能找到喘息的出口。



从启动,到激发,在城市的未来流域,青墨建筑设计之于未来社区的营造,一直坚持致力于让社区更加文明活力,让城市更具开放精神,让流连在此的每一个人,更为这座世界名城而心生豪情。当未来已来,这个时代,一切为你壮阔、美丽!







本文旨在针对项目方案概念设计理念梳理、分享与交流,不构成对项目具体设计方案的承诺与保证,期待设计深化后实景呈现,最终解释权归青墨建筑设计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