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设计 | 阅天地,聆自然,“浮光”掠影中感怀万物
2022.06.17

1.jpg

2.jpg

3.jpg


翠谷隐云上,浮光掠云影;

石矶过清泉,绿汀有清潭。

——隐云上


 

山林与书店,

从来都是人间最好的避世途径。

清风拂岗,月影独行,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4.jpg

△手绘概念

5.gif

△模型


当我们从都市的喧嚣中抽离,专程赶赴满目翳绿的保亿观雲昆月城,只见眼前层峦叠嶂、桃红茶绿,溪流、池潭、湖泊各自分散于山林角落。


正如古人作画,不重实景描绘,而关注山水之理的体现与自身精神状态的表达。面对临安径山风景区起伏逶迤的复杂地形,青墨建筑设计以纵深的云林为脉络,将书吧、运动会所、商街、酒店、艺术馆、玻璃山墅以共生的次序安置在山体之中,从而缔造出一种“忽逢桃花源”的奇妙访趣。


6.jpg

△区位图

而之于书吧的叙事与抒情,又将如何呈现?谈及创作初衷,青墨则一直强调对“场建筑”这一母题的不断深剖与理解。如同《隐云上》词句中的开端,作为入口处的昭示性建筑,“浮光”书吧负责带给访客豁然开朗的光亮感,由水镜面与大玻璃组成的玻璃屋建筑形态,犹如一张明信片,无不以其醒目性,指引并告知到访此处的人们——山水可阅,一切可阅。



01


浮光云影,引人入境



“夫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分之所适。”在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中,常将山水看作自己性情的寄托。山林湖海,天地苍穹,自然以它无界的胸怀,为世人呈现一层恣意与洒脱之境。


在理解这一层面的山水精神文化之后,青墨建筑设计开始着手准备书吧的规划设计。原有的静谧环境,已经是极为难得的心灵阅读场地,如何巧妙地将轻盈的书吧,安置于万壑松风的山野之中,对于青墨建筑的设计团队而言,思考的重点或许不再是功能性上的考量。


8.jpg


这种朦胧的启迪,引导着我们在设计中去捏塑一种氛围感和精神性,它首先是某些情绪,而后才是形与符号性,最后功能再被恰当地融合进去。如此一来,山谷里的“精神角落”呼之欲出。


从入境场地到入境场所,建造注定无法脱离大地。书吧以层层退台的方式半嵌入山体之中,以达成一种消解建筑体量的作用。波浪曲线的大屋檐,形成一种交叠、抬升的运动趋势,又如一本本重叠放置在山间的书籍,从而将深刻的场所标签烙印其中。



△形体生成


与自然达成“和解”的,不止庞大的建筑体。三叠退台所暴露在视野之中的空间,青墨建筑设计创造性的以一片片静谧的水面覆盖其上,使得宁静的水面变身建筑组成,收放间,模糊了万物的边界,让读者体味空间中的心境如水,获得润物无声的疗愈感。 


10.jpg

△空间流线

11.jpg

△总平面图


顺着盘旋的山路,忽而转入顶层平静的水面,并从门洞造型的次入口开始向内探寻。门洞内别有洞天,隐约可以窥见内部空间的开合与纵深,令人不由自主想要步入其中,一探究竟。由上及下,富有层次感的动线路径,言明了知识殿堂的丰富多彩,以及深邃宽广的精神内核。


12.jpg


归自然,近山林,不需要刻意寻到想要的答案,在这幅立体山水的画境之中,建筑与山体相接,水面与溪流相应,完美呈现了设计的初心向往。





02


大地山林,倒映入镜





介于书吧的侘寂特质,选址、设计均需以最克制的姿态存在,摒弃繁复,融入极简的手法,于山水之间铺陈留白意境,留下遐想的可能。为此,书吧的立面与水面,采用“镜面”的方式“转译山水”,回应周边的自然。


这一次,简约之美在书吧演绎到了极致。整个建筑的栏杆、窗框、立梃,尽皆消融在清透的玻璃立面中。目之所及,唯有大屋檐“如水的波纹”悬浮空中,一串串散落的雨珠顺着屋檐缓慢跌落形成“水帘”,此时屏息静听,书页的翻动声、水帘的滴答声……所有的喧嚣,在一瞬间都归于宁静。正如《齐物论》所言“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水帘落下的声响,与此刻内心的静谧,形成“对仗互成”之态,从而巧妙地丰富了“有声衬无声”的意境。



13.jpg


消失的建筑边框,让框景的艺术归于平淡,描绘出包容开放的故事磁场与独特气质。建筑形态是一种自由的曲线设计,呼应了山势与水势的柔和。大面积的玻璃立面打破室内与室外的空间隔阂,减少了结构外露,消解内外景的边界感,衬托带有曲率的外墙,从而提升空间的广阔性。在周边环境的映衬下,建筑如同自然中的一部分,让读者从室内也能欣赏到被平铺在眼前的翠黛山林。


除此之外,为了呈现最好的效果,青墨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完成工艺上的改进。


如何让水帘的水可以均速落下?青墨尝试在静水面边缘设置不锈钢凹槽,让水流流过时得以减缓经过速度,再漫溢出结构边缘从而缓缓落下。每一面都极为考究的不锈钢,往往需要根据现场效果,要求工匠细致打磨,只为保证水帘的最佳呈现。



14.jpg

△水帘构造节点



如何考虑后期的经济性?一层平台以上亲水面部分为市政用水循环系统,跌落池塘部分用水为天然水循环系统,两套水循环系统,即减少了后期使用、维护中的天然用水过滤清理等费用,又持久性地保持了水的清澈。


15.gif

△剖透视


如何强调书吧的轻盈与简洁?现实中,大飘板以及屋面蓄水的大荷载,会与少结构柱的述求相违背。面对这个难题,青墨建筑设计则通过减少结构柱、上面建筑梁加宽支撑起大屋檐的方式设想,完成了一次大胆的超越。工艺细节上,横向柱子采用小柱子结合玻璃肋支撑一层飘板,二层采用钢结构吊柱将一层梁上吊,以取消二层的结构柱下落,减少一层的整体柱子数量,从而实现室内外的通透,达成建筑与自然的无界沟通。


16.jpg

△结构分析

立意于水,坐落于山,伫立在玻璃面前,远眺朦胧山色,这座轻盈的建筑运用“开阔的视野、水中的倒影”把景拉近到眼前,似人在观景,景在凝视人。




03

万籁俱寂,无声入静


展开隐于建筑的内部立体空间,是场景感与丰富性的浑然天成。层次的交错、动线的迂回、时空的停留,都在不经意间被安排。自然而然、停顿感悟是设计带给空间的核心要义。


自下而上的动线里,游走于不同空间中,可互动、可守静、可写意,人文贯穿始终,而又自然共生。


阶梯不止是立体交通系统,也是开放的交流空间和非正式阅览区域,拾步而上,时而登高、时而远眺。又与休息区相互渗透,不再强调刻意的阻断,空间的互动感大幅提升,保证空间整体性的同时,又通透舒适。


17.jpg


少而简,质而静。空间功能性的自然回归,当然也少不了材料质感的塑造。祛除装饰主义的书吧,坚持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自然、内敛、质朴的感受。为此,书吧室内局部墙面采用当地特有毛石,将大自然的拙朴与书架的精形成对比,既有冲突也有共生,从而打造拾级而上触摸自然的室内特殊体验。


无论是场景延伸,亦或是功能补入,青墨建筑设计希望每一个人来到书吧,不单单只是赏景、静读,还可以在这里遇见许许多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这是一个人与书的交流空间,还是一个人与自然的交流空间,更是一个人与人的交流空间。



18.jpg


从引人入胜的山林之境,到转译山水的镜面建筑,及至回归静谧的洄游空间,每一重皆有不同的主旨探讨,影影绰绰间,一切建筑、山水与旅人,仿佛余韵未尽,随时期待下一次的赴约。



目前施工进程


19.jpg


20.jpg


后续更多内容将陆续更新……



21.jpg

△立面图

22.jpg

 △1F平面图

23.jpg

 △2F平面图

24.jpg


 △墙身图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杭州临安高虹镇

建筑面积:280平方米

业主单位:保亿集团

建筑设计:青墨建筑设计

施工图设计: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

景观设计:安道设计

室内设计:深圳帝凯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   相关推荐   —


25.jpg


保亿高虹度假小镇运动中心



本文旨在针对项目方案概念设计理念梳理、分享与交流,不构成对项目具体设计方案的承诺与保证,期待设计深化后实景呈现,最终解释权归青墨设计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