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22日,为期四天的亚洲权威设计盛会“设计上海”2024于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揭幕,来自4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600多个设计品牌展现不同品类下设计的多样性与创新性。今年的与会观众近高达八万人次,再次彰显了“设计上海”的国际号召力。
22日上午,由ArchiDogs筑格传媒联动“设计上海”2024筹办的“尺度与社区营造”主题分享论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三号馆同期举办。活动现场邀请到了诸多来自建筑、景观、规划、运营等领域的从业者,通过多重维度视角下的深度讨论和交流,向行业内外传递了更多关于社区营造的可行性解决方案,致力使之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社区繁荣的坚定力量。
作为本次活动的合作单位,青墨建筑设计创始人、总建筑师余刚先生受邀参与此次主题论坛,就青墨建筑设计在“商业社区的营造”中的实践与思考与活动嘉宾做了一次零距离的交流分享。
“社区”一词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因生活、共同文化和兴趣而聚集在一起。它似乎并不可见,却与人们的生活日常紧密联系。它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呈现,也代表着一种身份的认同。今时今日,在中国近些年来高速化城市进程地推动下,“社区”作为城市基本单元构成,既面临着一系列增长,也存在一定的挑战。譬如:公共资源紧张、空间功能老旧、建筑材料有待更新、社群内容缺失……等一列客观存在的现象与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尺度与社区营造”而展开的思考与探讨,更多的是去尝试、去理解:单纯的公共空间与建筑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们对社区空间的需求,仅仅对居住场所的公共区域进行美化也不足以让社区保持活力。它更需要通过增加社区生活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建构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的建构,是自下而上地围绕社区展开的,并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具有个性。
活动现场,参与本次论坛嘉宾分别从“综合型社区营造、人本主义社区营造、品牌社区营造、共享居住社区营造、商业社区营造、城市更新社区营造、固废循环社区营造、办公社区运营”等维度,探讨分享有关“尺度与社区营造”的理论实践经验!
其中,青墨建筑设计余刚先生以“商业社区的营造”为题,从“大社群环境、街巷尺度、广场空间、交通动线、开放外摆、店铺自适应、营造逻辑、再实践”8个篇章,将青墨在“非标商业”空间类型中的差异化打造手法和多元包容性设计路径一一娓娓道来。
一如余刚先生在论坛现场所提到的,玉鸟集作为一个集“烟火和文艺,城市与远方”于一体的微度假商业,是相较于过去二三十余年规模化、标准化Mall范式空间的一种全新商业形态的新类型探索,是迎合当下Z世代崛起、体验经济盛行、追求个性化与差异化消费氛围的新体验空间,是打破传统购物场景而建立起的以兴趣为链接、以社群为导引的新内容场域。
毕竟,在当今这个注重质效的“慢经济”新阶段,商业运营进入更为复杂和精细的阶段,商业空间场景日益户外化、街边化、公共化,消费过程也趋向于“场景时代”的体验式消费且运营群体更为注重内容策划和社群运营。
而以上种种,我们都可以在开业一年后的玉鸟集上寻找到“自适应”答案。它的空间尺度、建筑形态、屋檐记忆,是对大杭州以及良渚原住民享受休闲、放松、舒适、松弛生活有识别度的温情回应;它不断塑造的特性定位、文化认同、社群运营内容,也使得玉鸟集成为跨界市集、艺术策展、主题论坛、艺文演出、良渚樱花季、露营微野、囡囡市集、早鸟市集、啡鸟集等多元艺文活动的潮流策源地、文化艺术打卡地。
如今,随着消费浪潮的不断迭代,青墨建筑设计对于商业空间的设计重心也将会不断倾向于:提供情绪价值、满足社交互动、开放空间边界、设计更年轻化/艺术性/精致感的业态组合、塑造更为松弛/自在/舒适的空间氛围……不断去营造体验感丰富的全新“非标商业”形态,使“商业社区”这一公共空间重新回归其本应具有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