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人文?人文具有多义性、复杂性和丰富性,艺术、历史、文化、雕塑、色彩、审美等都是人文的重要组成之一。当我们反思中国城市化这个最先锋和广阔的实验场,在历经三十余年高速发展所继续面临和承担的现实缺失时,非效率和投资指引的人文对于当下建筑创作研究的用途亟需重新思辨与讨论。
4月26日,青墨建筑设计藉由《时代建筑》副刊“何以人文/青墨建筑”发行而特别打造的“商业与社会现实中的人文设计”主题品谈沙龙,在上海群岛BOOKS书店圆满落幕。
特邀嘉宾艾侠、丁垚、栗茜、闵薇、秦蕾、徐洁、余刚(按姓名拼音顺序排序)围绕核心实践议题展开分享讨论,现场近四十位独立建筑师、出版人、媒体人、文化学者齐聚一堂参会聆听。
建构人文、探讨人文、聆听人文,透过不同角度的建筑行为,看见当代建筑人之于人文的思考,即是对已知世界的冲撞突破,更是对未知状态的跃跃欲试。
人与建筑的未来走向哪里去?一直以来都是《时代建筑》所关注的重点。作为一家以世界眼光看待中国建筑的学术性、专业性出版机构,《时代建筑》徐洁老师眼中的人文关注侧重于从中国、从行业、从建筑实践中寻找相关研究脉络。
其在活动现场所举例阐述的《本体与本土:中国现代建筑百年对话》、《江南新陈代谢:文化地理语境中的城乡与建筑实践路径》、《何以人文/青墨建筑》等期刊,传达了作为一个成长于当下中国背景下的学术研究出版机构对这个时代的人文回应和思考。
同时,徐洁老师所强调的广阔背景下的人文回应与《时代建筑》的发展成长息息相关。40年,200期,在眼花缭乱、良莠不齐的媒体平台层出不穷的大环境中,这本包含了学术性与大众性的专业期刊杂志从未间断过发行。它也从一本单纯的阅读书刊,不断拓展与挑战自我,发展成为了包含科研、策展、图书、考察等相关专业内容的建筑传媒平台。
正因有了从更广阔视角打开更大思想空间来讨论人文与文化的命题,《时代建筑》才能看到中国现代建筑跨越百年的对话,才能挖掘多年来建筑和人文关怀这一漫长故事线,才能主动展望充满着挑战与不确定性的未来。
人,作为空间主体出现在《何以人文/青墨建筑》副刊封面上,是与其他副刊相比,内容呈现和思考角度不一样的地方所在。
深入到艾侠老师对于人文的思考,不难发现其所提到的“人文具有矛盾性、人文是一种叙事、人文可以国际化、人文由历史与秩序的组合、人文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之中、人文表现在无固定的流动空间形态中”等多维度观点背后有着清晰的价值指向,即关乎人文的建筑创作在不同的场景场合下有可以拥有不同解读的侧重点,这种厚度和灵活性才是人文概念令人着迷的根源所在。
与盲目的追求所谓的“人文”标签不同,艾侠老师拒绝“人文”被简单粗暴地标签化、概念化、扁平化,并且被浅薄地运用于建筑设计的表层形式。
同时,艾侠老师提到徐洁老师和丁垚老师分别代表着同济学派和天津大学的“南北”思考;余刚先生和闵薇女士代表国内和国际“中外”实践,栗茜老师和秦蕾老师则是线上新媒体和线下出版人的佼佼者,“一南一北、一中一外、一上一下”交织出人文思考与人文实践的复杂与多样。
在全球文化、环境以及AI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建筑师即要面对战争对地域文化的破坏冲击,又要应对人工智能便捷性之于建筑温暖与冰冷之间的影响彷徨。但美与人文,是现实存在且等待挖掘发现的。
长久以来的实践过程,使得青墨建筑设计尤为注重从人文中汲取营养,在理性逻辑的基础上,余刚先生把对人文的关注与应用聚焦到:聚落|城市生长·街巷图底、邻里|户坊邻里·烟火再生、多元|旅居重构·风土活力三个层面,去探索人文意境的表达,追求具有时间性和人文趣味的生活场景。
以黄山拙园项目为例,基于黄山村落形态研究,将散落的大体量明清徽州古建筑用生动的街巷、园林景观空间串连,以宅院为基本单元,织入街巷,形成组团,构成灵活变化的衍生空间,进而构建完整的村落空间形态。这种对建造之后漫长的生命周期内完全融入城市和周边自然与人文环境等问题的探讨,也是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体现。
当青墨建筑设计介入到被称为“嘉定之根”的嘉定西大街时,厚重的历史人文就如同一本珍贵的“古书”展现在青墨面前,青墨则通过阅读“古书”,对西大街入口的功能进行“重新编排”,辅以开放透明的动线设计,将一段段叙事章节“装订成册”,并为人们所“阅读”。
良渚玉鸟集的人文性思索多体现在:设计师尝试提炼良渚原始聚落空间的“屋顶记忆”与“村落表皮”,除了保留场地的生态绿地之外,延续良渚人文传承也是整个实践的重要使命。
万科玉鸟集
回顾细看,青墨建筑设计的作品都秉持着一个核心,即:人文是语言,架接起了人与建筑、自然之间、在地文化的对话。
作为余刚先生的老同学,在丁垚老师看来,“青墨建筑设计”——公司名字本身就传递着强烈的人文气息。在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中,墨为水,青为木,水生木。木结构本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青墨”的命名就寓意于建筑的生产要源源不断从面对现实的思考中获得滋养,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总结。青墨建筑设计,以名字传播理念,以实践证明哲思,多层次的人文思考与关怀本就深深根植于此。
另一方面,“大巧若拙”是一代建筑拙匠们的另一种坚持,对传统人文和自然的敬畏可以视之为建筑设计的原点。比如宏观角度的山水韵律、千村万落、阡陌交通,再如微观角度的一方天地、室内屋外、薄物细故。而这些从宏大叙事到家具材料的多样尺度和层级,可以一步步丈量、一寸寸触摸、一眼眼观察和体验。也是我们身处人文环境,感知其无处不在的原因。
SPARK来自英国,传承自著名的ALSOP事务所。在“西方语境”下坚持“人文主义”,并与亚洲和东方的新时代加以碰撞,定然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
新加坡的克拉码头作为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的经典案例,SPARK以“大雨树”为灵感元素,大胆地融入了艺术和色彩,为这一传统的秩序空间提升活力与动感;
另一个项目GRiD则以活力和热情的橙色赋予空间以丰富的人文意义,辐射聚集周边的年轻人自发形成社交环境;
中国苏州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通过研究苏州的水街文化和生活形态、深植于日本工业设计的极简理念以及中式传统飞檐,来解释建筑与人文之间的对话关系。
苏州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 @SPARK
城市是高密度的、高效率的生产中心和交换中心;乡村是低密度的、慢节奏的以及近自然的。两者虽然相对但并未走向割裂,都需要“人”来维系。在筑格将视角转向国内寻找另一种新机遇的过程中,乡村的振兴和发展为其提供了很好的灵感。作为有着建筑背景的品牌团队,筑格希望通过渗透DEEP GREEN“多维度绿”的概念,让人文环境、独立精神与自然共存。
这种机遇并不依靠科技,而是根植于介入者对乡村生活习惯、历史底蕴、文化习俗等人文领域的发掘、总结与提炼,辅以文字访谈、影像记录、撰文、出版等多维度的综合推广与传播形式,让更多的人看到并参与到中国的乡村实践。
一如栗茜女士所提到的那样,筑格希望能够组建共创社群,通过深度研究、策划和评选的方式,希望年轻设计师与乡村共同成长,在多元的国际舞台上达成更强的影响力。
相较于西方社会极富成熟度的建筑专业而言,中国当下的建筑专业无论是媒体亦或者是出版,对于大众层面的传播是非常保守和滞后的,即便在中国建筑崛起的黄金二十年间,没有足够的参与者和专业团队专注去实践出版和媒体传播,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建筑文化和人文思想理念在更广更下沉市场上的渗透力。
对于宏大的人文,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秦蕾老师与其打造的群岛书店亦是以一个兴趣点很杂的品牌与角色去回应对人文的坚持。面对中国快速的城市发展变迁片段历程,她是一个记录者,负责观察和整理已经失去和即将诞生的建筑内容,而后再通过出版工作及时去做面向公众、面向行业的交流、传播与普及,促成大家对这一历程的讨论、交流与思考,最后去吸纳更好的内容反作用于建筑行业本身。
直到人文环境的养分足够富足,设计灵感破土萌发之时,两者便能成为互相滋养的整体,使得建筑的生命力更加坚韧持久,构成生态的正向循环。
继承“传统”和倡导“人文”决不是为了回到过去并固守某种地方的形式、风格或生活方式,而崇尚“现代”和“全球化”也决不是以追求现代形式为目标。人文的核心在于发掘与我们的居住、生活、心灵、场景相关的一切所在,使建筑真正成为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属人世界、生活世界。